下列表述中,与古代不同时期的教育对应有误的是( )。
2021-09-25 12:19 阳江人事考试网 来源:广东华图教育
单选题
下列表述中,与古代不同时期的教育对应有误的是( )。 A 宋元明清——朱熹认为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B 两汉时期——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隋唐时期——韩愈在《师说》提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D 春秋战国——私学兴盛,六学二馆是当时由官家操办私家主持的学校
正确答案:D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教育时期的相关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包括:(1)教育特点是私学兴盛。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使教育的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各派都不同程度地开展教育活动,其中,儒、墨两家的影响最大,成为当时的显学;(2)学校类型是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所创办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是一所由官家操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在管理规范上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3)人物思想方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现象,有众多的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有春秋时的孔子,战国时的墨子、荀子、孟子等。D项中“六学二馆”是出现在隋唐时期的,而并非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因此,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A项: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1)学校体系是书院盛行;(2)教育内容是程朱理学;(3)此时也出现了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人物。其中,朱熹认为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其中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教育是把气质之性中的不善清除干净,即“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时期。小学是十五岁以前,主要是“教之以事”;十五岁以后,进人大学,教之以理。他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将朱熹对读书精辟的见解概括为“朱子读书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两汉时期的教育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的文教政策。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第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二,兴太学以养士;第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隋唐时期,韩愈提出“性三品”说;而他在《师说》中提出以下三点:(1)提出教师的任务。传道:传儒家仁义之道;授业:授儒家经籍之业;解惑;解学生道、业之惑。其中,传道是首要任务,是目的,授业与解惑只是过程与手段;(2)提出教师标准。学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3)提出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即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这一思想不仅说明教师不是万能的,而且也有教学相长的含义。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以上是关于下列表述中,与古代不同时期的教育对应有误的是( )。的参考答案及解析。详细信息你可以登陆阳江公务员考试网。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点击咨询>>>
特别说明:华图题库系统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关注广东华图教育微信gdhtgwy,政策问题实时答,考试信息不漏看。
华图题库平台所收集的试题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编辑:阳江华图)